
● 安全预评价/安全条件评价
安全预评价Safety Pre-Assessment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、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,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,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、工业园区、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、有害因素,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标准、行政规章、规范的符合性,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,提出科学、合理、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,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。
●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
安全设施指企业(单位)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、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、减少、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(设备)和采取的措施。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是对安全设施在工程中如何布局、安装等所进行的专门设计。
● 安全设施验收评价
安全验收评价(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)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,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、设备、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,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,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,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,审查确定建设项目、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标准、规范要求的符合性,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、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,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。
● 安全现状评价
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、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、安全管理等情况,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、有害因素,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规章、标准、规范要求的符合性,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,提出科学、合理、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,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。
●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
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、重特大事故、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、指挥、救援计划等。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。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: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;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;综合协调、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;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;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。
●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
安全生产标准化,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,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,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,建立预防机制,规范生产行为,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,人(人员)、机(机械)、料(材料)、法(工法)、环(环境)、测(测量)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,并持续改进,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。
●“双控”体系建设
“双控”体系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(含职业病防治)的机制。
将作业活动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工序环节,对每一个工序过程中进行风险辨识,考虑人、物、环境;考虑过去、现在、将来;考虑正常、异常、紧急;考虑作业、管理;确保辨识充分;然后对每一个风险进行分级,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,划分风险级别。风险一般分为四级,由高到低分别为A、B、C、D级,对应不同颜色:红、橙、黄、蓝。经过辨识评价形成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清单》。为了提醒在岗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,A、B级风险场所要设置风险告知卡,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风险分布图;企业、车间、班组和岗位根据自身风险情况,排查治理隐患,形成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清单》。